通讯周报
经济与管理学部《视野》第99期:金融科技VS科技金融:技术英雄与金融大哥的较量
编者按
银行业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遭受破坏,过去几年,传统金融机构和非传统金融科技公司开始认识到,合作可能是长期增长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提供金融服务,创造出Techfin解决方案。合作的基本原理是将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比任何一个独立部门更强大的实体。对于大多数金融科技企业来说,其主要优势是创新思维、敏捷性(调整速度)、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视角以及为数字化而构建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大多数传统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2018年世界金融科技报告》(World Fintech Report 2018)中提出,挑战将是建立一个合作可以蓬勃发展环境的能力,而不是扼杀任何一个合作伙伴受益的属性。那么,金融科技Fintech和科技金融Techfin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金融科技VS科技金融:技术英雄与金融大哥的较量[1]
在成功席卷大陆之前,FinTech已经在国外火了好几年,如今新的概念“TechFin”又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蚂蚁金服近期新的转型计划令“TechFin”成为了业内炽手可热的概念。同样是金融和科技的组合,两者之间的界限该怎么区分呢?
在业内专家看来,无论是FinTech还是TechFin,都反映出了金融科技的本质要求,即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如果硬要从概念上区分,一般人很可能傻傻分不清楚,但如果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两者之间的界限还是很清晰的。
一般来说,FinTech公司拥有很强的技术传统,对它们来说,金融只是一个开发和利用的场景,也是一个开发相对不够充分的金矿,要进入这个领域需要具备敏捷的执行力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从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些企业通常是一些创业公司而不是私人领域或公共部门的老玩家。
相比之下,TechFin更像是金融领域的老大哥通过新技术来守卫疆土的强大武器,即以“tech(科技)来服务Fin(金融)”,而TechFin的主体以传统银行为代表。
管理层的区别
数据统计,FinTech公司CEO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相比之下,TechFin的领导人一般在50岁以上。虽然CEO的年龄并不能说明一切,但Fintech公司的领导者确实要更年轻。 此外,两者管理层的教育背景也存在差距。
FinTech的CEO们接受的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教育,并且一些人具备与技术相关的工作经验。现实中,有不少FinTech的创业者是计算机专业出身而非金融专业人士——据统计,在金融领域具有两年以上经验的FinTech创业者只有50%,2—10年工作经验的只有三分之一,10年以上的只有17%。
相反,几乎所有的TechFin管理层都在银行领域有过长期的工作经验并且在高等学府接受过管理方面的教育。
抱负与所承担风险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FinTech公司都在努力创造新的市场。调查显示,FinTech初创公司的目标群体集中于年轻的消费者,这部分群体熟悉网络并且热衷新鲜事物,对改变生活方式没有排斥之心。
TechFin企业则通常针对于中小企业、年长的一代以及更富裕的阶层。对他们来说,互联网金融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结果就是,TechFin公司容易陷入一个死循环——因为客户不希望改变而导致新技术的采纳非常缓慢。此外,相比于FinTech企业开发新市场的欲望,TechFin企业旨在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或是从其他的竞争对手中抢夺市场。
从本质上看,TechFin企业具有巨大的信用风险,而Fintech企业除了具备在贷款方面的信用风险以外,还要保护自己免受黑客攻击以及面临的隐私风险;在评估风险时,TechFin企业更依赖于传统的指标,例如工作收入,而Fintech企业则更倾向新鲜有趣的指标——根据社交媒体或移动端使用模型来做出信贷决策。
外部影响的区别
金融行业的监管规则永远在“恩惠”与“诅咒”之间变动,虽然这可能是一个进化的、健康的环境,但不同位置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目前,TechFin企业需要在严管的监管边界内从事经营活动,而Fintech企业更喜欢在外围操作,试图在更大的程度上远离法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些颠覆性的技术,例如区块链和P2P借贷,此前没有受到严格的规定束缚,但今时不同往日,监管机构对FinTech企业的监管力度正在赶超银行业,FinTech企业的品牌可信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两者在各自领域的相互渗透过程中还要与日益高效的政府机构相竞争,而后者有可能带走大量的市场份额,这从当前银联开始加入移动支付大军的行为就可见一斑。
FinTech与 TechFin的对抗
虽然FinTech和TechFin之前存在差异,但两者的同化有目共睹。金融和技术将会度过一个蜜月期,之后才会面临真正的考验,那么,哪一个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呢?不得不说,Fintech令金融领域充满活力,但金融行业的门槛也非常之高。
改变行业模式的大公司有很多,例如手机领域的苹果、零售业的亚马逊、汽车界的特斯拉等等,但是能在银行和保险领域取得主导地位的创业公司并不多见,像蚂蚁金服,PayPal这样的企业仍属少数。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行业监管驱动的本质。
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领域都是一个受到高度监管的行业,除了要办理各种许可证以外,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还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和准则。除了看得见的规则,这个市场还存在一个潜在的准则,即“保护现有、限制创新”。
FinTech初创公司已经渗入了银行、保险、证券各个领域,然而,其中的大多数还是受到行业传统巨头的压制。一旦他们开始加入其中,获得各个许可证书,又有可能沦为体制中的一员,成为他们当初想要推倒的对象。此外,以传统银行为主的金融巨头已经接受了新技术。考虑到监管层的存在,TechFin战胜Fintech的那天似乎指日可待。
一方面,TechFin在适应技术浪潮,努力从过去的舒服模式中醒来,另一方面,一些抢占先机的FinTech企业也已经凭借其强大的竞争力与同行拉开了距离。毕竟,PayPal不是出自visa,支付宝也不是来自农行,推动金融发展的通常是一些金融行业的后来者。FinTech和TechFin的较量目前仍难见分晓。
(学部办公室选编)
《视野》通讯周报主要选编和交流有关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跨域发展等方面的前沿信息、理念、规则、机制等新见解、新做法,以便相互激励,开阔视野,启发思路,促进工作。
看完本期《视野》,若有一些想法看法,可在学部网群中进行交流。各位老师如有符合《视野》定位的文章,也欢迎推荐给学部办公室,发送至经管学部邮箱[email protected]。
(注:学部网群有:学部学术委员会微信群、邮件群、经管学部部务会成员邮件群、经管学部邮箱[email protected])。